大科公考为您提供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备考资料。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网微博(@安徽公务员考网)、微信:dakegwy
事业单位交流群:336884617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启动本次公开招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工作包括:承担粮食经济理论和粮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粮食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和预测,提出政策建议;承担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职能,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承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能和全国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职能,组织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负责组织开展粮食行业学术交流和软科学课题研究、评审等工作,组织编撰出版年度《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和《中国粮食年鉴》;承担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招聘岗位和要求
  本次公开招聘岗位及条件详见《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职位信息表》(详见附件)
  三、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志于投身国家粮食流通事业;
  3.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专业能力;
  4.京外户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年龄应符合北京市落户政策;
  5.符合招聘岗位设置的相关资格条件(见附件)。
  四、招聘程序
  1.报名。本次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4月16日。
  校园招聘报名人员务必请通过智联招聘网(http://t.cn/RnWwnGV)填写个人简历。
  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将于2018年4月中旬完成。招聘单位对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确定为参加笔试人员名单,请各考生及时确认是否参加笔试。
  3.笔试。笔试将于2018年4月下旬进行。笔试人员名单、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将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上公布。笔试分为综合能力笔试和专业知识笔试两部分。考生笔试成绩由综合能力笔试和专业知识笔试组成,按照3:7比例计算。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面试。面试将于笔试后进行,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素质能力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各岗位按考生笔试成绩1:5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参加面试人员名单、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将于2018年5月上旬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上公布。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5.考察。根据综合笔试、面试成绩由高到底,按照与招聘人数1:1确定考察人选,到其所在学校(单位)进行考察,并查阅考察人选的个人档案。
  6.体检。派出专人组织拟聘用人员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体检结果由体检机构按照体检标准予以确认。
  7.公示。根据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府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
  8.聘用。经公示无异议的,招聘单位与拟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用制管理。
  五、有关说明
  1.每人限报考一个职位,报名人员应对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及聘用资格。
  2.其他有关事项请注意查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栏目。
  咨询电话:010-66094369
  附件下载: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职位信息表 普通.xls
   备注:具有北京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以上岗位。
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包括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
序号部  门岗位性质学历生源任职条件岗位职责招聘人数
1研究处专业技术岗硕士及以上不限具有从事经济课题研究经历,有相关学术成果,有较强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
2咨询办博士不限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参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课题研究等工作。2
3学术交流处硕士不限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组织《中国粮食发展报告》《中国粮食年鉴》编撰、开展粮食行业学术交流工作。1
4培训处硕士不限中共党员;具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经历,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从事职业教育与技能鉴定工作。1
5市场调研处硕士及以上不限中共党员;具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经历,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从事管理制度编制、业务报告起草等工作。1
6行业财务  调研处本科及以上不限中共党员;具有2年以上机关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经验从事财务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1
硕士及以上不限中共党员;具有2年以上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相关工作经验。从事财务内部审计等相关工作。1
7综合处 硕士不限有从事经济学、政治学或法学课题研究经历,文字写作能力强,有较好沟通能力。从事办公室综合业务管理工作。1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